杂文月刊选刊阅读 杂文选刊在线阅读

2023-08-01 01:01:24    来源:互联网

1、①“坐忘”,是《庄子》里的一个词,与“坐驰”相对。

2、如果用成语来解释,“坐忘”大致相当于“心无旁骛”;“坐驰”大致相当于“魂不守舍”。

3、②《世说新语》里讲,管宁和华歆是同学,两个人在园子里锄草,同时看到一块金子,管挥锄无异,华却停下来,捡起金子,掷去之;又一次,两人一起读书,外面经过一辆华丽的轩车,大约是个高官的车马,管照旧读书,华却抛开书,出门观望。


(资料图)

4、管宁把自己与华歆同坐的席子割开,从此与华歆绝交。

5、这个故事耐人寻味:管宁是“坐忘”,华歆是“坐驰”。

6、管有定力,华太浮躁。

7、二人的分野,判若云泥。

8、③故曰:“坐驰”不可有, “坐忘”很重要。

9、④《居里夫人传》里面有一个“坐忘”的细节至今让我非常感动。

10、居里夫人好读书,一进入书中,就忘了外面的世界。

11、有一次,她的姊妹们要干扰居里夫人,就在她的座椅周围叠加很多的椅凳,椅凳高高叠起,只要居里夫人稍微动一下,这些椅凳就会轰然倒塌。

12、然而,居里夫人读书入了神,硬是纹丝不动。

13、直到居里夫人把书读完站起来,轰然一声,周围的椅凳全部倒塌,居里夫人才发现姊妹们的恶作剧,只是淡然一笑。

14、⑤《庄子》里讲了许多有关“凝神”的故事,“佝偻承蜩”,就是其中之一。

15、写一个身材佝偻的老人,用竹竿上的蛛丝捕蝉,就像用手拾取一样轻而易举。

16、为何能够做到呢?老人说,我是经过刻苦训练的。

17、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时候,如果能够在竹竿的顶上放两枚球而不让球掉下来,粘的时候知了就很少能够逃脱;如果放三枚不掉下来,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脱一只;如果放五枚不掉下来,粘知了就像用手拾东西那么容易了。

18、庄子用这个故事,告诉我们“用志不分,乃凝于神”的道理。

19、⑥“坐忘”是一种境界,人生苦短,我们应该善于排除外界干扰,把主要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。

20、孔子早就说过: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

21、”意思是说,一个人如果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,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,因此,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。

22、反观孔子一生,颠沛流离,但他没有放弃自己恢复“周礼”传统的志向,不在名利上过于计较,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专心去做,坦然去做,百折不回,做出了成绩。

23、做一件事,能做到这一种境界,就一定能显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
24、⑦现代人做事,首先考虑的往往不是这个事值不值得做,而是这个事对自己有没有利。

25、“利”字当头,甚至追求短期效益,追求立竿见影,如此做事就会急功近利,稍与自身利益相抵触,就放弃掉。

26、这样的做事,就是庄子说的“坐驰”,就是任凭自己被时光带走,被利益左右,没有一点定力。

27、这就像风波中的小草,随波逐流,到头来,很可能一事无成。

28、⑧一生之中,能够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,就已经相当不简单了。

29、“坐忘”的精神,就是心无旁骛,执著一点,滴水穿石。

30、光阴不是用来消磨的,光阴是用来开花结果的。

31、“坐忘”的人,就是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,等到树上开花结果。

32、也许你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,但总有人会享用,这就美好了。

33、(选自《杂文选刊》2013年第2期,有删改)(1)这篇文章阐述的道理是什么?(2)仿照例句,对第⑤段的事实论据加以概括。

34、 例句:居里夫人读书能坐忘(3)请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。

35、(4)第⑦段举现代人做事的例子有什么作用?答案(1)“坐驰”不可有, “坐忘”很重要。

36、(或:我们应有“坐忘”的精神。

37、意对即可)(2)示例:佝偻老人善捕蝉(蜩)会凝神(不忘志)。

38、(3)这段先提出论点:“坐忘是一种境界,人生苦短,我们应该善于排除外界干扰,把主要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。

39、”;然后引用、阐(解)释孔子的话,列举孔子致力于恢复“周礼”的事例证明这个论点(提出正反论证的说法亦可);最后得出结论,做一件事,能做到这一种境界,就一定能显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
40、(意对即可)(4)举现代人做事的例子,是从反面举例,阐明“坐驰”的害处,与上文形成对比,从而突出作者“坐忘”的主张。

41、另一方面,也是为了使这一观点更具有现实意义。

42、(3分)“坐驰”不可有,“坐忘”很重要。

43、(或:我们应有“坐忘”的精神。

44、意对即可)2.(3分)示例:佝偻老人善捕蝉(蜩)会凝神(不忘志)。

45、(人物1分,事件1分,善捕蝉(蜩)会凝神(不忘志)1分,基本相对即可)这段先提出论点:“坐忘是一种境界,人生苦短,我们应该善于排除外界干扰,把主要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。

46、”(1分);然后引用、阐释孔子的话,列举孔子致力于恢复“周礼”的事例证明这个论点(提出正反论证的说法亦可)(2分);最后得出结论,做一件事,能做到这一种境界,就一定能显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
47、(1分)。

48、(意对即可)4.(3分)举现代人做事的例子,是从反面举例,阐明“坐驰”的害处,(1分)与上文形成对比,从而突出作者“坐忘”的主张。

49、(1分)另一方面,也是为了使这一观点更具有现实意义。

50、(1分)什么意思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